国改竞速
未来产业的结构调整过程中,钢企的兼并重组不仅仅只是抱团取暖,而是要强强联手。
随着中国轻工集团、中国工艺(集团)并入保利集团,加上国资委对“稳妥推进煤电、重型装备制造、钢铁等领域重组”的表态,市场对钢铁行业兼并重组的预期随之升温。
与此同时,八一钢铁(600581.SH)、三钢闽光(002110.SZ)也先后发布了资产重组的公告,重组标的分别为大股东的炼铁、能源等相关资产,以及关联方资产。这意味着,钢铁业的重组窗口再次开启。
实际上,随着行业盈利能力的大幅提升,各家钢企谋变的意愿也随之降低,尤其是一些小型钢企并不愿委身于国企,未来并购趋势也将以行政手段主导的,大型钢企间的强强联合为主。
央企唱“主角”
2011年2月开始,钢铁行业开启5年寒冬,其间也不乏一些重组案,但多以民营企业为主,如2012年11月方大集团重组萍钢等。
但如今的情况有所不同,在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之下,钢价、钢企盈利能力双双攀升。
同时,行业景气度也在不断提升。兰格钢铁测算数据便显示,一季度,吨钢生产利润平均为480元,到二季度时已经上涨至780元,7月至今平均生产利润已达到940元/吨。
可见,高利润下的钢企并没有过强的重组意愿,这也与前述钢企人士反馈的业内现状相吻合。所以,“富则谋变”的情况难以出现,更多还是依赖于行政手段所引导的行业整合,如宝钢、武钢的合并。
重组下一步
如果未来整合重点集中于央企,那么可能进行重组的目标将会十分明确。
宝钢、武钢合并后,目前涉钢业务的央企主要包括鞍钢集团、中钢集团、新兴际华集团,各家下属又分别拥有各自的上市平台。
福建省国资委实际控制的三钢闽光,也计划向控股股东三钢(集团)等公司购买三安钢铁的100%股权。
两家央企、地方国企的先后停牌重组,所涉及标的又多为关联方企业,这是否意味着行业整合“窗口”随之开启。
“他们都是区域性钢企,并不具备代表性,比如八钢产能退出后,资产需要归类,资产总不能全丢光。”前述钢企人士认为,目前业内关注点主要集中在生产、环保上,很少有人讨论到重组。
不过,《关于推进钢铁产业兼并重组处置僵尸企业的指导意见》要求,到2025年,中国钢铁产业60%-70%的产量将集中在10家左右的大集团内,其中包括8000万吨级的钢铁集团3?4家、4000万吨级的钢铁集团6家?8家,以及一些专业化的钢铁集团。